查看原文
其他

不切实际常常来自于视角单一

2015-09-24 李笑来 学习学习再学习

很多人对创业的看法其实是不切实际的,自己当老板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光鲜。这好像显而易见啊,可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想不明白呢?


贾平凹先生在他的散文《老西安》里讲过一个段子:


(许多年前)两个西安南郊的年轻人站在“大芳”照相馆橱窗前,看着蒋介石的巨照聊天。


其中一个说:蒋委员长不知道一天吃的什么饭,肯定是顿顿捞一碗干面,油泼的辣子调得红红的。


另一个说:我要当了蒋委员长,全村的粪都要是我的,谁也不能拾。


曹操劝留关羽,当时曹丞相府上实际情况究竟什么样,当时究竟是怎么说的,我们没办法知道,但可以想象。河南戏里是这样唱的:


……顿顿饭包饺子又炸油条,你曹大嫂亲自下厨烧锅燎灶,大冷天只忙得热汗不消,白面馍夹腊肉你吃腻了,又给你蒸一锅马齿菜包,搬蒜臼还把蒜汁捣,萝卜丝拌香油调了一瓢。


这分明不可能是一个丞相的视角啊!


这其实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大多数人想象不出超出自己经历之外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因为人们总是要依赖自己已有的经历、经验和积累去理解新的、陌生的事物和世界。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们对待同一事物、现象的时候,关注的焦点常常各不相同。至于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心理学家们也各执一词;我的看法是,那是长期积累的习惯,而最初那一刻为什么关注焦点不同,基本上是随机的。


比如,Lean Startup Methodologies里常常提到的一个方法论:


fall in love with the problem, not the solution.


显然,这样的关注焦点变换,会带来不同的思考和行动。


Box 的创始人 Aaron Levie 说,


It is your job to listen to their problems, and translate those into what is going to build the best and simplest solution for them...


于是,有人能做到“不是用户要什么就给什么”,原因在于关注焦点并不在于问题本身,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找到那需求的根源——即,关注焦点在于更本质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而后给出最好、最简的解决方式。


这常常是分辨我们看到的是不是幻觉的主要方式之一。




当我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之时,我常常这样玩:


  • 目的、手段、结果:我现在这样想,可能是因为我更关注结果,如果我更关注手段,那我会想什么呢?……

  • 过去、现在、将来:我现在这么想,可能是因为我想未来更多一些,要是我更关注现在,那我会想什么呢?

  • 优点、缺点:我刚才想这事儿的时候,我关注它的缺点更多一些,;那我要是关注优点更多一些,会想什么呢?


如果我们只能用一个基于自我的焦点思考,通常的结果就是只剩下“羡慕嫉妒恨”。如果我们平时多贪玩一点,多变换一些焦点去关注,就常常产生高质量的思考。




这里关注思考、成长与学习,锁定的领域是早期项目的天使与种子投资。我关注互联网金融、股权众筹、以及消费升级方面的创业与投资 —— 当然 TMT 领域依然是大范围。


本公共帐号欢迎各位同仁投稿,与我们一起写这个领域的干货。也欢迎各投资机构的公共帐号合作,推荐自己的文章,只要文章好,我们将不吝于转发。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历史文章链接存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